2016年3月31日,我省召開全省糧食工作會議,提出要牢固樹立“大糧食安全觀”,切實抓好糧食安全保障工作,確保“任何時候都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”。省委書記、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夏寶龍,省委副書記、省長李強分別作出批示。
夏寶龍和李強在批示中指出,全省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“大糧食安全觀”,提升發展理念、補齊發展短板、強化發展支撐,緊扣安全主線、強化責任落實,堅決擔負起“配置資源保安全、發展產業活經濟”的使命,扎扎實實做好新時期糧食工作,為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糧食安全保障體系、實現我省“十三五”良好開局作出新貢獻。
積極踐行“大糧食安全觀”,就要樹立“五大理念”,必須做到“五個并重”:樹立“大糧食”的理念,堅持水稻與旱糧并重,重點在旱糧端發力;樹立“大儲備”的理念,堅持“官儲”與“民儲”并重,重點在“民儲”端發力;樹立“大糧源”的理念,堅持省內糧源與省外糧源并重,重點在供給端上發力;樹立“大產業”的理念,堅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并重,重點在糧食產業端發力;樹立“大消費”的理念,堅持糧食數量和結構并重,重點在結構端發力。
會議強調,要狠抓糧食安全市縣長責任制這個“牛鼻子”不放松、糧食生產不放松、糧食保供能力建設不放松、糧食產業體系建設不放松和糧食隊伍建設不放松。尤其是今年G20峰會在杭州召開,全省糧食部門要早考慮、早安排,周密部署、全力以赴抓好大會期間的糧食保供工作,確保全省糧食市場平穩有序、數量充足、品種豐富、優質安全。
浙江:堅持“大糧食安全觀”強化糧食安全保障
“要從傳統的糧食安全觀向大糧食安全觀轉變,建立更高標準、更好水平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。”在2016年3月31日上午召開的全省糧食工作會議上,這句話在與會全省糧食系統干部中引發了持續的思考。
據了解,十二五期間,浙江糧食市場保持了持續的繁榮穩定,為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礎保障作用。五年來,浙江糧食安全責任書層層簽訂,全省嚴格考核,氛圍越來越好。圍繞全省300億斤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目標,依法劃定基本農田超出國家下達任務99.3萬畝,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676萬畝,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。2014、2015兩年,省政府下達的增儲計劃按時落實到位,爭取到歷年最多的糧食倉儲建設中央補助資金6.3億元,糧食倉儲能力不斷增強。目前,浙江已經在省外13個糧食主產省建立各類糧源基地400多萬畝,糧食流通體系也扎實推進。
很長一段時期,浙江是個缺糧省。當下,盡管全國糧食連續12年增收,但這正是浙江進一步拓寬視野、提升理念、強化糧食安全的好時機。
會議提出,大糧食安全觀,要堅持五大理念。大糧食,堅持水稻與旱糧并重,重點發力旱糧。大儲備,堅持官儲和民儲并重,重點發力民儲。大糧源,堅持省內兩元和省外糧源并重,重點在供給端發力。大產業,堅持政府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并重,重點在糧食產業端發力。大消費,堅持糧食數量和結構并重,重點在結構端發力。
會議還對“十三五”時期與2016年糧食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。2016年,浙江將繼續狠抓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。糧食生產方面,圍繞今年1950萬畝播種面積160億斤總產量目標任務,將繼續穩面增產、綠色增效。糧食儲備保供能力、糧食產業體系建設,今年都將進行全面提升。
|